正在阅读:【6.28大同开幕】山西这些特色专业镇,很有料 ⑪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6.28大同开幕】山西这些特色专业镇,很有料 ⑪
转载
后台超级管理员于 2023/06/24 15:01: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大同日报
2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6.28大同开幕】山西这些特色专业镇,很有料 ⑪
显示

按照省委、省政府专业镇建设战略部署,首届山西(大同)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将于6月28日在大同市举办。
此次博览会以“专业镇,让未来更美好”为主题,以“扩大品牌影响、加速产业集聚、促进合作共赢”为目标,发挥大同区位、能源、产业、文化等优势,打造山西紧密承接京津冀的桥头堡,创建“永不落幕的山西(大同)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
今年以来,临汾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把专业镇打造成转型发展重要引擎的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全市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确定首批市级专业镇,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入列其中。
襄汾县有制作古典家具的历史传承,式样以明清家具为主。晋作家具在家具制作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北方家具工艺的最高水准,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截至今年2月,该县有生产企业30家,相关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公司是襄汾县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古典家具制作企业,也是襄汾县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的龙头企业。30多年来,该公司从收藏散落在民间的明清家具到继承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从修理明清家具到仿制明清家具,再到以珍贵木料为原料制作家具,不断挖掘、传承、创新晋作家具的历史传统和制作工艺。
为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临汾市制定了支持专业镇发展的具体措施,统筹引导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土地、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专业镇汇聚,优先向重点专业镇倾斜,完善专业镇发展路径,加快专业镇发展。襄汾县锚定“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工信部门多次深入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与各家企业对接交流、组织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布局等方面情况,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协调,并向企业宣传讲解专业镇培育思路和助企纾困相关政策。
今年以来,临汾市确定建立了包括侯马中医药康养在内的专业镇梯次培育体系,为侯马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侯马建设中医药康养专业镇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侯马的地黄、茵陈、半夏、远志等道地药材品质优良,曾是华北第二大中药材集散地。侯马及周边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山西省占比近40%,产值占比高达77.3%。另外,中条山林下近300万亩野生中药材也是建设中医药康养专业镇的重要资源。链主企业旺龙药业先后整合6家国营药企,现拥有片剂、丸剂、颗粒等400余个品种,以及“猴头健胃灵”等一批拳头产品,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亿元,近期又成功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外,侯马还拥有3家现代制药企业、2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家中大型医药商贸企业、3家康养机构、30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这些都是打造中医药康养专业镇的强力支撑。
当前,侯马正在依托旺龙药业倾力打造省级中医药康养专业镇。以种植为基础,打造特色种植、观光、康养示范园区;以研发为根本,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核心技术,加强生物医药的研发转化;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优势中药品种的传承与开发,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以服务为支撑,配套仓储物流、销售网络、数字平台等项目建设,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以康养为方向,依托旺龙药谷,打造中医药康养园区,形成知名区域性康养服务目的地。
今年,霍州年馍专业镇进入临汾市级专业镇名录,进一步加快推进霍州年馍向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迈进,以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振兴。
作为霍州传统民俗文化瑰宝的霍州年馍,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传统老酵头制作工艺,多曲并用,自然兼香,由玉米、糯米、豌豆、黄豆等多种杂粮合理配比,通过传统蒸煮、暴晒等方法混合发酵,与其他单一酵头制作的花馍相比,能最大程度激发谷麦的香气,蒸制出来的年馍色泽更光润,口味醇正,嚼劲十足。
为凝聚“年馍”力量,谋“共富”之道,霍州市出台《“霍州年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霍州年馍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霍州年馍产业研究院和经济联合体、区域集体商标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与管理等十大工作专班,以“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思路为统领,构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体,传统加工“抓特扩产提效促增收”和现代加工“培优扶强延链舞龙头”为两翼的协同发展格局,努力蹚出“霍州年馍”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该市以发展集体经济促增收为目标,在每个乡镇、街道各扶持建立一家标准化的年馍加工厂,着力培育一批年馍加工龙头企业,通过严把质量关和出厂关,统一原料、统一工艺、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开展订单化生产,实行一体化营销。截至目前,全市从事年馍生产加工的作坊、企业有120多家,2022年,年馍产量2000万公斤,产值1.5亿元。这些作坊和企业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村群众就业务工渠道,也拓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临汾市首批重点打造尧都精密铸造等多个市级专业镇。
2022年11月,国际合作精密智造产业园、年产两万台专用工程机械属具两个项目成功落地尧都高新区。国际合作精密智造产业园是经尧都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尧都高新区批复成立的国际型、外向型、区域型国际合作产业园,由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牵头承建实施。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位于尧都高新区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主要生产工程机械配件和特种车辆零部件,年生产能力9.5万吨,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西省重点出口企业、临汾市对外贸易先进企业,是尧都区精密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年产2万台专用工程机械属具项目为国际合作精密智造产业园重点产业项目,由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引入山西康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工程机械配件和特种车辆零部件。
接下来,尧都区将加强调度指导,实时掌握专业镇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加强实地调研和专业指导,通过组织座谈、对接交流,了解专业镇发展现状、规划布局、困难问题,大力宣传助企纾困相关政策,强力推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乡宁紫砂陶
+戎子酒庄+云丘山农旅:推动专业镇抱团发展
以国家重点产煤县著称的乡宁县,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倾力打造出“大美云丘一座山、戎子干红一瓶酒、紫砂文创一把壶”三张靓丽新名片。
云丘山素有“姑射山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之美誉。自然景观奇特,域内伏羲神岭、云中乌龟、张公背婆等形象山体,惟妙惟肖、令人神往。特别是景区内距今300万年的罕见超大冰洞群,被誉为“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规模居国内最大的天然冰洞群。
戎子酒庄位于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北部,整体布局建设为黄河特色生态产业园的葡萄酒特色小镇,是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中国酒庄葡萄酒生产、中华民族葡萄酒文化传播、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国际生态文化园区。
紫砂陶小镇是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项目之一。资料显示,该县紫砂储量近20亿吨,拥有近7000年制陶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宁紫砂陶器畅销出口东南亚等地,素有“南宜兴、北乡宁”之美誉。为振兴乡宁紫砂产业,该县建设集紫砂文创、加工营销、研学旅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致力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
今年,乡宁紫砂陶+戎子酒庄+云丘山农旅专业镇进入临汾市级专业镇名录。5月,乡宁县召开乡宁紫砂陶+戎子酒庄+云丘山农旅市级专业镇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要科学制定专业镇总体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优化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推动专业镇抱团发展,成立工作专班,强化要素保障,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化农旅市级专业镇发展之路。
曲沃氢能专业镇作为临汾市首批市级专业镇,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致力于打造“制-储-运-加-用”全链条氢能产业体系。
5月,曲沃县印发了《曲沃县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方面,为扎实推进专业镇工作提供了详细实施方案。
曲沃县立足产业基础优势,依托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晋南集团“钢焦化氢”联产模式,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加大“制-储-运-加-用”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储氢合金等核心材料产业,重点推动300MW光伏“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及配套1GW储能、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实施,利用绿电储能制氢、焦炉煤气生产蓝氢,同时,加快推动覆盖城市公交、市政作业、城市物流加氢需求的加氢网络建设。力争到2025年引进或培育10家氢能产业链企业,氢能产业链相关项目不低于5个,在冶金、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绿氢示范应用,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打造曲沃县氢能特色专业镇,力争进入省级专业镇。
该县聚焦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重点解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偏高,氢能供应保障能力偏弱,下游氢能利用率不足、应用场景不多等短板问题,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氢能产业示范引领区。预计到2025年,氢能“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基本建成,氢能产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带动“链核”、关联企业发展。
未来5年,曲沃将通过完善专业镇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信息化水平等,并招引孵化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带动就业创业、赋能富民强市。
汾西有这样一句民谚:“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垣”,这道出了全县6万亩稳产高产的沟坝地为发展畜牧养殖创造的得天独厚条件。
近年来,汾西县不断完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布局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截至今年3月,建有标准化肉鸡养殖大棚95栋,年产1.86万吨的长晟科贸熟食调理加工厂,年产20万吨饲料加工厂,年屠宰2000万只肉鸡的屠宰加工厂,肉鸡产业已成为汾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其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
汾西肉鸡专业镇是临汾市首批市级专业镇,今年5月,汾西乘势而上,出台了《汾西县促进肉鸡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年底,肉鸡专业镇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或超过市级专业镇认定标准,带动就业创业、赋能富民强县。
汾西肉鸡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积累,以太阳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标杆的肉鸡专业集群已经形成,主体功能区已形成以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为链主,形成种植、养殖、饲料(朝阳农牧)、屠宰(朝阳食品)、熟食(长晟科贸)为产业链的生产体系,关联产业形成以洪泰、绿草、永盛等10余户现代化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格局。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基础等因素,力争2025年前,围绕专业镇市场主体培育目标,培育壮大年产500万只以上肉鸡专业合作社10个,年产值超过亿元肉鸡深加工企业2个,实现专业镇市场主体集群发展,鼓励支持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吉县是我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苹果22万吨,年产值10亿元。
吉县苹果产业已经达到‘五个80%以上’,即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苹果专业村占行政村的80%以上,果农占农民总数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全县农村群众依靠苹果产业脱贫的占比80%以上,苹果产业成为全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
吉县正全力以赴加快吉县苹果专业镇建设,进一步做大规模、转型升级,将“吉县苹果”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去年以来,吉县围绕果业提质增效和果农增收,与西北农林科大、山西农大实施“院县共建”,引进、试种、选优新品种逐步推广栽植,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智慧果业系统,推广“砧穗组合”“轻简化管理”等新技术模式。同时,该县还实施了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工程和高新科技园建设项目,筹建了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基地,到2025年,可提供20万株双脱毒抗重茬苹果矮化苗木,基本可满足全县矮砧模式建设和老果园更新的苗木需求,为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今年,吉县还将建设吉县苹果国际服贸中心,包括6万亩高标准矮化密植智慧苹果生产基地和现代仓储物流中心、产品加工中心、产品集成服务中心、吉县苹果云平台运行管理中心;引进浙江东日公司实施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新建农批交易市场项目、苹果种植基地预冷库项目等,逐渐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冻干苹果脆片、固体饮料、鲜榨果汁饮料的产品转化。
隰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赋予梨树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隰县是历史悠久、美名远扬的金梨之乡,明清时隰县金梨即为皇家贡梨;20世纪80年代引进酥梨、晋蜜梨等品种,开创隰县梨果种植新纪元;进入21世纪后,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选出玉露香梨为更新换代新品种,其品质优秀,被誉为“中国第一梨”。
隰县玉露香梨专业镇是临汾市首批市级专业镇,截至今年4月,隰县玉露香梨面积发展到38万亩,“隰县玉露香梨”品牌价值达到87.43亿元,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美国、加拿大市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2022年,全县玉露香梨挂果面积11万亩,果品总产量1.2亿斤,产值4.8亿元,以玉露香梨为主的梨果产业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成为助力农民走向增收致富之路的“主力军”。
近年来,隰县依托县校合作平台,从链条延伸、高校推广、品牌宣传三方面入手,着力增加玉露香梨品牌附加值、扩大知名度,进一步发挥梨果产业在隰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去年,隰县聚焦梨果示范县建设,坚持“以梨为基、多元发展”,以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化建设为重点,坚持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突破、高品质上市、高效益回报、高频率宣传、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了梨果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下一步,隰县将在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上下功夫,从生产端、加工端、流转端“三端发力”推动梨果全产业链提质升级。同时,持续提升隰县玉露香梨公用品牌价值,实现玉露飘香好产业,力争今年全县玉露香梨产量突破1亿斤,产值达4亿元。